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,人工智能(AI)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。“做大做强”的策略,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(LLM)上取得了显著成果,ChatGP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然而,《自然》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等多家杂志网站指出,AI扩展正逼近极限。一方面,AI“吞噬”着越来越多的能源;另一方面,滋养无数模型成长的传统数据集,正被LLM开发人员过度开垦。
训练数据即将遭遇的瓶颈已悄然浮现。有研究机构预测,到2028年左右,用于训练AI模型的数据集典型规模将达到公共在线文本总估计量的规模。换句话说,AI可能会在大约4年内耗尽训练数据。与此同时,数据所有者(如报纸出版商)开始打击对其内容的滥用行为,进一步收紧了访问权限,这将引发“数据共享”规模上的危机。为此,开发人员必须寻找变通之道。
数据集供需失衡
过去10年间,LLM的发展显示出了对数据的巨大需求。自2020年以来,用于训练LLM的“标记”(或单词)数量已增长100倍,从数百亿增加到数万亿。一个常见的数据集RedPajama,包含数万亿个单词。这些数据会被一些公司或研究人员抓取和清洗,成为训练LLM的定制数据集。
然而,可用互联网内容的增长速度出乎意料的缓慢。据估计,其年增长率不到10%,而AI训练数据集的大小每年增长超过一倍。预测显示,这两条曲线将在2028年左右交汇。
与此同时,内容供应商越来越多地加入软件代码或修改条款,阻止爬虫及AI抓取其数据。在这些内容中,被明确标记为限制爬虫访问的数量,从2023年的不足3%猛增到了2024年的20%至33%之间。
当前,围绕AI训练中数据使用的合法性,试图为数据提供商争取应有赔偿的多起诉讼正在进行。2023年12月,《纽约时报》向OpenAI及其合作伙伴微软提起了诉讼,指控其侵犯了版权;今年4月,纽约市Alden全球资本旗下的8家报纸联合发起了一起类似的诉讼。对此,OpenAI表示,《纽约时报》的诉讼“毫无根据”。
若法院最终站在内容提供商一方,支持其获得经济赔偿,那么对于AI开发人员,尤其是那些资金紧张的学者而言,获取所需数据无疑将变得更加艰难。
新方法有待印证
数据匮乏对AI的传统扩展策略构成了潜在挑战。
寻找更多数据的一个途径是收集非公开数据,如社交媒体消息或视频文字记录。然而,这种做法的合法性尚存争议。
一些公司选择使用自己的数据来训练AI模型,如Meta利用虚拟现实头显收集的音频和图像进行训练。但各公司政策不同,包括Zoom在内的一些公司则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客户内容训练AI。
另一种选择可能是专注于快速增长的专业数据集,如天文学或基因组学数据,但其对训练LLM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尚不清楚。
如果AI接受除文本之外的多种类型的数据训练,可能会为丰富数据的涌入打开闸门。Meta首席AI科学家勒丘恩强调,人类通过观察物体而“吸收”的数据远超用于训练LLM的数据量,机器人形态的AI系统或许能从中获取经验。
此外,制造数据也是解决之道。一些AI公司付费让人们生成训练内容,或使用AI生成的合成数据来训练AI。这已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数据源。然而,合成数据也存在问题,如递归循环可能巩固错误、放大误解,并降低学习质量。
小模型更专更精
另一种策略是摒弃模型“越大越好”的开发观念。一些开发者已在追求更高效、专注于单一任务的小型语言模型。这些模型需要更精细、更专业的数据以及更好的训练技术。
12月5日,OpenAI发布了新的OpenAI o1模型。尽管该公司未透露模型的规模或训练数据集大小,但o1采用了新方法:在强化学习上投入更多时间,让模型对每个回答进行更深入的思考。这标志着一种转变,即从依赖大规模数据集进行预训练,转向更注重训练和推理。
当前,LLM可能已饱览互联网大部分内容,或许无需更多数据即可变得更智能。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表明,模型从多次读取给定数据集中学到的内容,与从相同数量的唯一数据中学习到的内容一样丰富。
合成数据、专门数据集、多次读取和自我反思等因素的结合,或将共同推动AI的进一步飞跃。
ThinkPad P系列笔记本电脑可以说是Think家族中的性能担当,能够持续稳定的输出各类创意内容,助力创意工作者施展万千才华,是专业设计师的不二之选。
在人工智能的持续浪潮下,各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。然而,随着算力需求的增加,硬件功耗也水涨船高。以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平均TDP值(热设计功耗)为例,其已经从一代的150W提升至五代的350W。主流GPU的TDP值也从250W增长到700W。对于AI训练服务器而言,单台设备功耗直逼10KW大关,对设备散热提出了更多挑战。
如今,高效已成为各项工作的关键,尤其在办公环境中更是如此。因此,选择一套高效的办公设备至关重要。近期,我们获取了一台联想专为商用场景设计的启天A970一体机,以下将分享使用体验,并希望对有相关需求的人士提供帮助。
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(MWC)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,各大科技厂商纷纷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。其中,联想的一款概念笔记本电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,它就是ThinkBook透明显示屏概念笔记本电脑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,智能 IT 已成为中小企业迈向 AI 时代的关键所在。如何有效利用 AI 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,已成为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A/C/D三面铝合金材质提高了耐腐蚀性和导热性,坚固耐用,使用体验更舒适,全新星空黑配色,时尚商务外观,减少指纹印记
14英寸16:10四边窄屏幕,屏占比高达90%,宽广视野一览无遗
为你带来超强性能,超级智能,超快唤醒等多种超能轻薄体验,为你的综合使用体验保驾护航
可实现性能月能耗间的平衡,无论日常办公或复杂运算,皆可应对自如
大幅提升多核性能表现,可提供约40W性能释放,功耗控制也更加优秀,助你轻松驾驭日常办公以及复杂运算需求。
至高可搭载AMD锐龙7 7730U处理器,8内核16线程,大幅提升性能表现,功耗控制也能更加优秀,助你轻松驾驭日常办公以及运算需求
为你的每次创想释放提供高能算力支持,以更强劲的性能表现及多任务处理能力,助力时刻高效创作。
这是ThinkBook P系列的轻薄佳作,更是精于计算的“头脑”王者,以愈发强劲,出众于全面的算力表现,突破界限,加速你的创想
A面撞色设计,1:0.618黄金分割比例,让美感与质感相融合共生,用更优雅的方式诠释个性,整机采用CNC一体成型工艺,令你享受不止一次的怦然心动。
搭载全新11代酷睿处理器搭配英特尔锐炬X显卡,在进行视频剪辑、平面设计、代码编辑、多任务处理工作时更加流畅
这款笔记本不仅外观设计精美,性能卓越,还配备了丰富的功能,简直是一款全能型的电脑高手
双屏皆支持触控与手写功能,只需轻轻一翻,外屏正在运行的程序即可切换至内屏显示,无缝衔接正在进行的触摸或书写操作。
采用卓越的新性能混合架构,动力大幅提升的同时,功耗控制也更加优秀,助你轻松应对各种挑战
使用质量更轻、强度更高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,打造了60°翻转机身,以多种形态面对创作、展示、分享等不同需求。